当前位置: 首页>关注 >

时隔3年,终于梦圆!青大2020届毕业生返母校参加毕业典礼,弥补当年遗憾 世界看热讯

2023-06-19 20:25:29 来源:半岛都市报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署名除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17日, 青岛大学体育馆内,歌声嘹亮,余音绕梁。毕业生们身穿蓝色学士服,双手跟着音乐挥舞在空中。本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不仅属于2023届,也属于2020届的他们……

时光倒流回2020年初,在家中放寒假的他们收到学校通知,因疫情原因暂缓返校。原本应该尽情享受最后一学期的大学生活,与同学相聚,走遍学校角落,尝遍学校美食,再拍一张能够留存一辈子的毕业照片,但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情,2020届的毕业生却大都未能实现。

6月8日,青大学工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母校喊你回家啦!2020届毕业生学位补授仪式来啦~”的推文,2020届未参加线下学位授予仪式的毕业生均可报名。拨穗正冠,才算毕业礼成,他们其中一些人在6月17日从各地赶来,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

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现场(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摄)

“总算弥补了当年的遗憾!”

16日晚7点多,周文璟坐上了菏泽前往青岛的火车,她的心情激动无比。“我坐了一晚的卧铺,但压根就不困,因为很兴奋。我是17日凌晨5点多到的青岛,其他舍友分别从济南、聊城过来,她们大概是4点半左右到。”

2020届毕业生周文璟

周文璟是青岛大学小学教育专业2020届毕业生,看到大学公众号推文,她立即转发到了大学舍友群,舍友们特别开心能够有这么一次弥补遗憾的机会,纷纷报名。

这是毕业后,周文璟第一次回母校,也是第一次回青岛,“我们到了之后就一直在青岛的海边溜达,聊一聊工作上的不如意,聊一聊生活中的小确幸,聊一聊自己最近的发展情况,还和当年上大学时的感觉一样。”

师范学院的学位授予仪式被安排在下午,中午时,周文璟和舍友一起回到青大的仁园餐厅,想再吃一次自己当年爱吃的窗口的饭菜。“我们当时还在群里讨论要去吃什么东西,要吃当年的哪一个窗口的,结果到了一看全都变了,我们说的那些窗口都已经没有了。”她感慨道,“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毕业这么多年了。”

因为当年疫情,众多学子没有返校,周文璟就是其中一个,她没有留下一张毕业照片,对此她一直抱有遗憾。所以这次为了弥补遗憾,她和舍友们在领取学士服后到学校的正门和标志性地点拍摄了个人照和合照,她说,“总算是圆了我一个穿着学士服拍毕业照的梦。” 17日下午2点,她们到达体育馆后,轮流上台,低头拨穗,补授了学位证书。“虽然没能参加毕业典礼,但此次回校已经把当年的遗憾弥补得差不多了。”

拨穗正冠(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摄)

师范学院心理学专业的谢升辉自己回到了母校,她告诉记者,她们班大概有11个人报名回校,但真正回去的只有3位。“今年的学士服和当年毕业时穿的不一样,今年的学士服通体是蓝色的,是青大纺织与服装学院设计的。”

“穿着学士服走在学校的林荫小路当中,教学楼还是原来的样子,身着学士服的学弟学妹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青春的笑容。这让我也回忆起自己在青岛大学4年的学习生活,竟然已经是3年前了,让我唏嘘不已。”此次回母校参加学位授予仪式后,谢升辉的心情十分激动,“各种心情交织在一起,像是过去的遗憾,在今天被弥足了的一种满足感,因为没有毕业照和毕业仪式始终就是一种遗憾。

学位证书授予(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摄)

“当年毕业证都是寄来的”

大学本是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学子,在2020年疫情之时,能够返校的毕业生少之又少。

2020届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专业的王馨雨,因为工作原因没能回校参加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她表示很可惜。因为班级里的学生青岛本地很人少,大多来自天南海北,他们也没能最后再聚。“最后一个学期没有实习,也没让返校,我5月份的时候就跟昆明工作的单位签协议了,到了7月,委托了青岛本地的同学把毕业证和行李寄给我,连一个和同学的正式分别都没有。”

因为无法回校,王馨雨没有穿过学士服,更没有拍过毕业照。“当时班级群曾统计大家是否愿意拍线上毕业照,但因为班级人数少,平时也不怎么能聚齐,大家一致同意说不要了。”但没有毕业照,没有参加毕业典礼一直是她的心结,也是她青春的遗憾。“母校每年都会因为毕业典礼登上热搜,结果我都没有参与过,看的时候还挺想哭的。本来今年我特别想回去,但是因为我工作的学校安排了监考四六级,时间冲突了,但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是想回去的。”

毕业生们开心地扔起帽子(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摄)

2020届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因为是面向山东省内招生,在当时5月份允许返校后,哲学系22个人回来了20个。“我们算比较幸运的,大家从省内各地赶回来了,在一起度过了本科的最后一个月,也拍了毕业照。”当年,高吉祥的舍友们全数返校,“最后一个月我们就和平时的大学生活一样,该吃吃该喝喝,只有离开那天,我才反应过来我们毕业了。”高吉祥是最后一个离开宿舍的,看着空空如也的宿舍,他自己一个人坐在床上,脑子里浮现着过去四年的一幕幕,“把他们送走以后,关起门来我哭了一顿。”他说。

毕业生竖起大拇指(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摄)

最后一学期的缺失,让大家更珍惜相聚

对于2020届毕业生来说,最后一学期的缺失,让他们在毕业后倍感珍惜彼此的相聚。

周文璟宿舍6人毕业之后,分别去向菏泽、聊城和济南这3个城市,“工作之后,我们几个人的关系也因为城市发生了改变,原本在大学总是形影不离的二人组会重新分配,在一个城市的两个人就会经常相聚,碰到假期时我们几个舍友也会三两相聚,但是很难有聚齐的时候,像这次我们回校,与其说是为了回去完成学位授予仪式,不如说是借此机会跟这么长时间都没聚齐过的舍友们见一见。”

毕业那一年,宿舍6个人只回去了4个,“因为我们是公费师范生,当时是有考试的,所以大家回去的时间也都错开了。当时离开学校的时候,心里没有离别的伤感,就是感觉放暑假了,大家要回家了,下学期大家还会回来。”那是什么时候才有毕业的感觉的呢?“如果我们有一个学位授予仪式,或者是拍了很多毕业照,可能会有一种要毕业了的感觉,但是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是看着大家收拾行李,就感觉就跟平时放暑假回家没什么区别。我真正感觉到我毕业了,不是那么方便见舍友们,其实是我工作了快一年之后,我觉得原来毕业是这个样子,大家参加工作了,时间就不那么自由了。”

毕业生在校门口合照(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摄)

在今年,舍友之间也增加了见面频率,“今年我们聚得多,之前主要是因为疫情见得少。现在平时大概一个月左右就会两两相见,其实相对其他分隔较远的毕业生来说,我们都在山东省内,见的还是比较频繁的。但是一个宿舍聚在一块,只有刚毕业那年元旦我们聚齐了,之后就再也没聚齐过。”这次回校,也只回去了5人,“还有一个没能来,她特别遗憾,参加学位授予仪式的那天我们还给她打了视频电话。”

关键词:

为你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