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关注 >

怎么样才能让年轻人愿意生孩子?

2023-04-23 12:13:55 来源:胡绉一下


(相关资料图)

21世纪能写入历史书的大事件又多了两个。第一件事情是2022年,中国总生育率跌到了1.1%,比隔壁的日本还低,我们成为了地球上生育率倒数第二低的国家。第二件事是联合国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印度人口将在四月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

生育率低,人口减少趋势显著,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未来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我们不妨观察一下自己身边的情况,现在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带孩子的主力基本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现在有些年轻人之所以还愿意生孩子,有一个不可不忽视的原因,那就是上一代人事实上承担了孩子的抚养工作,家庭条件不好的老人可以帮忙承担带娃、做饭、上学接送,家庭条件还行的老人甚至直接承担了养娃的费用,上代人的帮扶是当代年轻人愿意生娃的一个重要前提。

如果没有老一辈人的帮扶,生育率恐怕还得继续下降。可老人们又能支撑多久呢?现在带娃的主力军基本是50后和60后,他们传统思想浓厚,多子多福,牺牲自己成就后人是那一代人的普遍思想,所以他们愿意承担起养育孙子的重任。但问题在于他们已经老了,用不了几年,这群人就彻底带不动孩子了。到时候70后就会被推到台前。作为沐浴了改革春风一代人,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农耕思想更加淡薄,愿意给子女当保姆的人也更加少。这样就会导致90后和95后中的很多人将不再拥有免费带娃的劳动力。

当他们被996和35岁失业这种现实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时,最佳的选择就是不婚不育。因为就像张爱玲的那句名言一样,如果你生孩子是为了继承你的贫穷和辛苦,那不生也是一种善良?很多人认为人口减少是好事,但其实中国当前并不是简单的人口减少,而是人口结构的失衡。

很多机构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将超过30%。基本与社会年轻劳动人口相当,这会带来几个影响,一是养老压力太大,国家财政必须投入更多的资金去福利养老领域,导致其他领域缺乏资金投入。二是消费不振,从人口比例来看,一个年轻人养多个老人会导致年轻人没有多余的钱去消费。三是产业结构调整,新生人口少会导致婴幼儿相关行业萎缩,教师下岗或调岗,很多行业会由于劳动力不足而无法维持。四是社会缺乏创新,年轻人永远是最会创新的群体,一旦社会缺乏年轻人的补充,整个国家的创新步伐也会开始变慢。

未来出生率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说这些话不是为了让大家焦虑,而是希望国家要下定决心直面问题。只要我们未来能做好下面这两件事,我们依然能走出低生育率的困局。第一是发展科技,提供更多高薪岗位,这就是当前我们产业升级需要做的事情,从汽车行业开始,再到飞机、造船、半导体,把国外掌控的那些赚钱的岗位都抢过来,年轻人收入普遍提高了,自然就有了生孩子的底气。

除了提高年轻人的收入之外,还得让年轻人有时间。这里的解决办法是促使AI的进步,AI的进步不是取代人类,而是解放人类的双手,把那些需要熬时间的琐事交给AI会更有益处。先从落实双休开始,以后甚至有可能全面落实四天工作制。总而言之,发展生产力能解决人类社会99%的问题。

目前看来,这条路并没有彻底堵死,所有人都清楚,中国国力很强大,是世界上整体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如何让财富的正向流动可以惠及到每一个普通个体,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年轻人买房难,那可以多提供廉租房,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养老压力大,那可以增加城乡养老金,普及失业金,让年轻人的父母也能顿顿吃饱饭,这也是在降低年轻人的压力。只要我们能做好上面这些事,走出困境根本就不是问题,大家还是要对自己的祖国有点信心。

关键词:

为你推荐

推荐内容